
索尼微單:為速度而生,定格航空攝影之美
索尼從 2010 年開始耕耘微單數(shù)碼相機, 在過去的 11 年里, 推出了眾多高性能產(chǎn)品,已經(jīng)形成了完善的影像體系。機身方面一共經(jīng)歷了四次更迭,目前分成主打畫質(zhì)的 A7R 系列、主打視頻的 A7S 系列、 主打速度的 A9 系列、主打均衡性的 A7 系列、主打入門易用的 A7C 系列以及旗艦 A1。
這六大細分類型各具針對性,讓用戶可以根據(jù)拍攝需求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機器,這也是索尼品牌所具備的優(yōu)勢。無論機身還是鏡頭都充分發(fā)揮出了無反系統(tǒng)的技術(shù)優(yōu)勢,讓用戶實實在在感受到輕量化和高畫質(zhì)是可以兼得的。
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索尼從最初的無反相機開拓者成為了如今的引領(lǐng)者,影響著未來影像的發(fā)展。相信索尼會繼續(xù)研發(fā)出更多讓攝影愛好者和專業(yè)用戶更加驚嘆的黑科技產(chǎn)品。

由于職業(yè)攝影的需要,我一直渴望能有一臺小巧好用的全畫幅數(shù)碼相機。早在 2013 年,我便購入了索尼 A7R 作為 工作備用機,后來又買了 A7RM2,直至 2017 年,索尼 A9 的出現(xiàn),我毅然開始全面使用索尼微單系統(tǒng)。
選擇索尼微單相機作為拍攝主力機,我是經(jīng)過多方考察后決定的。當年的索尼 A9 在與單反相機的比拼中很多性能是完勝的,例如 20 張/秒無黑屏的連拍、人臉人眼識別對焦、靜音快門等等,這些性能讓我工作效率更高,能比別人在同一時間內(nèi)拍攝到更多的瞬間畫面。

時至今日,我的器材更新到了索尼旗艦微單 A1。它擁有 5010 萬高像素的同時連拍速度還能達到每秒 30 張,機器的整體操控性及響應(yīng)速度完全趕上了頂級單反相機,特別是在航空攝影中,我覺得索尼 A1 有三大法寶:高速、實時追蹤對焦和高像素。
高速分為兩個維度,一是 30 張/秒的連拍速度,它能輕松記錄下飛機在高速飛行的瞬間;另一個維度則是超高速的快門,在 1/32000 秒的快門速度下,對子彈出膛、導彈發(fā)射等的拍攝不在話下。

實時追蹤對焦是我最為青睞甚至是依賴的功能,只要開啟該功能,焦點就可以快速鎖定拍攝對象,我只需要關(guān)注構(gòu)圖即可。即使拍攝對象被遮擋一兩秒,只要再次出現(xiàn)在畫面中焦點就會立馬追隨,讓我非常放心。
目前,我在航空攝影中主要使的鏡頭是索尼 FE 200-600mm F5.6-6.3 G OSS 和 FE 600mm F4 GM OSS 兩只鏡頭,搭配上 2 倍增距鏡,鏡頭焦段從 200-1200 毫米全覆蓋。前者性價比高,內(nèi)變焦設(shè)計相對輕便;后者畫質(zhì)極好,重量控制恰當,手持拍攝便捷。

十多年前,航空攝影在我國還屬于小眾愛好,能夠近距離展現(xiàn) “飛機之美” 的航空攝影師以及相關(guān)作品并不多見,有機會走進大眾視野的則更是少之又少。我始終堅持著既要符合大眾審美,又要與眾不同兩個原則,盡力將兩方面都做到極致。很慶幸,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航空攝影師通過鏡頭,記錄下了中國航空大變革的種種瞬間,讓我們的鐵翼雄鷹翱翔于天地山海間的雄姿永存。

A1 主要特點:
5010 萬像素全畫幅堆棧式 Exmor RS™
CMOS 影像傳感器
30 張/秒無黑屏連拍
約 120 次/秒 AF/AE 計算
閃光同步速度在機械快門下達到約 1/400 秒
支持 8K 30p/4K 120p 視頻拍攝
實時鳥類眼部對焦

2018 年 7 月 3 日,在地上拍了 14 年飛機之后,我?guī)е鴥膳_相機登上了一架敞開后艙門的運輸機,開始了第一次空對空拍攝,同時,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使用索尼微單相機拍攝。
索尼 A7RM3 和 A9 這兩臺相機的輕量化和幾乎滿屏且快速、準確的對焦點讓我順利完成了高空拍攝戰(zhàn)斗機的任務(wù)。自此,我全面轉(zhuǎn)入使用索尼微單相機。

除了便攜和對焦,對于航空攝影師來說,拍攝設(shè)備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性能要求就是連拍速度。如今,索尼的 A7 系列相機的連拍速度基本可以滿足航空拍攝需求,而 30 張/秒的索尼 A1 更像是為航空攝影量身定制的旗艦相機。
在拍攝戰(zhàn)斗機對飛的畫面時,它們相對飛行速度高達數(shù)千公里/小時,兩機相交匯的那一瞬間極難捕捉,以往拍攝一半靠相機連拍性能,而另一半靠運氣。

而索尼 A1 堪比視頻記錄的高速連拍性能可以讓你勝券在握,不會錯失任何精彩瞬間。
除了拍攝照片外,我也開始視頻錄制,于是,索尼 A7S3 就成為了我的主力視頻錄制機,它 4K/120p 的性能讓我在拍攝長征七號、長征八號、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發(fā)射時,完美地捕捉到了從火箭點火到發(fā)射升空的全部畫面,120p 的視頻通過慢放 5 倍的效果呈現(xiàn)給觀眾時,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極致觀感體驗,原來火箭的火焰噴射竟如此絢麗。

回顧近二十年的航空攝影之路,在攝影器材技術(shù)進步的促進下,我對攝影的理解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。
從拍到至拍好,攝影器材的便攜性、易用性、準確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。從索尼 A7RM3 開始嘗試,再到 A7S3,直至旗艦機 A1,我一步一步感受索尼黑科技帶來的攝影表現(xiàn)的變化。

A7RM3 主要特點:
約 4240 萬像素全畫幅 Exmor R CMOS 背照式影像傳感器
399 個相位檢測對焦點/425 個對比度檢測對焦點
感光度范圍:ISO100-ISO32000
369 萬像素 Quad-VGA OLED 電子取景器
10 張/秒高速連拍、靜音拍攝
4K 視頻錄制、5 軸防抖系統(tǒng)